目录
茅原教授冥辰90周年纪念专栏
意识·意识对象·存在方式——茅原《“意识二重性”与音乐美学》解读范晓峰;1-5+7+178
茅原音乐美学中的“信息”概念及其意义刘承华;6-12+177
调性架构 自由半音——谢德林赋格写作的音高组织邹建平;13-17+7
相似性知识型视野下的中世纪音程性和声何宽钊;18-27+7
探索 接通 澄明——茅原“音乐分析理论”的思想路向与当下意义徐言亭;28-32+7
茅原音乐学术思想初探贾波;33-37+8
彩色图版
本期名家 范晓峰王宣城;2+59-60
本期名家 赵玉卿王宣城;61-62+163
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近期活动剪影164
音乐学研究
“双位双义”之“丿”——白石谱“掣”“拽”研究赵玉卿;38-42+8+69
古代海上“中国声音”——妈祖海祭鼓吹音乐探究杨旻蔚;马达;43-51+8
“三色”析李艳妃的“打”与“跪”——展示京剧皮黄腔的表现性刘正维;52-58+8
鲍曼对跨文化动力与音乐行为中的文化多样性的研究麻莉;59-66+8
中原支脉音乐的音调谱系初探马志飞;67-76
板与歌娘拍新调——宋代拍、板之辨歧文琳;77-81
悲情、家国与情性——公?诗中的建安音乐李旭阳;82-86
戏剧影视研究
民国戏曲期刊编辑的文化自觉意识——以徐凌霄、张古愚、刘豁公为中心单永军;120-124
艺苑札谭
学术研究建言陇菲;125-132
从《音乐中的文化认知——尼泊尔古隆人音乐的延续与变化》一书看音乐的认知研究张伯瑜;133-140+8
瑕不掩瑜的他山之石——评许兆昌《先秦乐文化考论》栗建伟;141-146
再探艺术史的存在性——李荣有“乐、图、文”三位一体思想脉络岳亚;曹健;147-151
近三十年目连戏研究述评谌曾灵;152-158
名家说课
陈述事实 导向因果——《民族音乐学概论》教学与自学辅导之六(上)伍国栋;159-162
从《琴书大全》萧大亨序谈蒋氏家族世系及相关问题李壮;87-90
古琴演奏美学中“意”的地位和演变——以《琴诀》《琴论》《谿山琴况》为对象的考察臧卓敏;91-96
汉魏六朝琴赋中琴乐美学功能发微严可;97-100
“互联网+”视野下“非遗”微型音乐剧人才培养研究马卫星;魏清阳;101-105
钢琴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代百生;106-111
“成为教师”: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亟待补上的一课张燚;112-119